伤寒论条辨浅释63——阳明篇,条辨200-206
二〇〇、本太阳病,初得病时发其汗,汗先出不彻,因转属阳明也。
太阳阳明是因为在太阳证阶段,发汗太多,就形成了阳明证;在太阳证阶段,发汗不够也会转变成阳明证。发汗能够增强正气,和邪气相抗争,在正邪相抗的过程中会产生热,一部分热会随着汗液流出;如果发汗不够,会有一部分热邪向身体里面走,造成阳明证。此条辨的意义在于提示学习者在遇到太阳证的时候,发汗不必有太多的顾忌,剂量一定要得到保证。
二〇一、伤寒发热,无汗,呕不能食,而反汗出濈濈然者,是转属阳明也。
“伤寒发热,无汗”是太阳证,“呕不能食”是少阳证的表现,太阳、少阳兼证,用小柴胡汤和解即可。“濈濈然”的意思是汗不断地流出,正常的伤寒表证是没有汗出的,少阳证也没有汗出的症状,病人有“发热,无汗,呕不能食”的症状时,汗又不停地流出,说明病已经进入到阳明阶段。
二〇二、伤寒三日,阳明脉大。
三日就是三候,大概二十一天,摸到阳明的脉都是很大很有力的。号脉的时候感觉脉搏强劲有力,弹力很好,就是阳明实证的“脉大”;痨脉摸起来也是大,但里边是空的,没有弹力。脉搏的弹性程度也能反应病人疾病的虚实。太阳脉浮,少阳脉弦,阳明脉大,所以三阳合病的脉是又大又弦又浮。
二〇三、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是为系在太阴;太阴者,身当发黄;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;至七八日,大便鞭者,为阳明病也。
“伤寒脉浮而缓”的意思的是表里有点热,“手足自温者”,代表胃气充足。当胃气不足的时候,会四肢厥逆,即手脚冰冷,这时候要使用四逆汤。手脚有温度就是胃气很正常,脉浮而缓时,如果人食欲不振,就可以判断病在太阴。六经辨证中的太阴指的是脾脏,脾脏的五行属性属土,主黄色,所以脾有问题的病人会看到身有黄色。脾属土,主湿,如果小便正常,湿能够随小便正常排泄出来,就不会看到黄色;“至七八日,大便鞭者,为阳明也”。这是说疾病从太阳证进入到阳明证,会经过太阴证的过程。太阴(脾)主土、主湿,湿气太盛的时候,大便溏泻的时候,不可以攻下,攻下会产生很多后续的问题,一定要到完全的阳明证,即结成实证的时候才可以攻下。
二〇四、伤寒转系阳明者,其人濈然微汗出也。
伤寒进入阳明的时候,是里实证,病人会不停地流汗。汗的源头来自胃肠,胃肠里面有东西堵到,是全身性的汗出;只有手脚汗出的情况,则是胃虚的的表现。
二〇五、阳明中风,口苦,咽干,腹满,微喘,发热,恶寒,脉浮而紧,若下之,胃中空虚,客气动隔。
阳明中风,风当成热来看,病人会口苦,咽干,代表经热,属于少阳;腹满,属于太阴证,上焦下焦不通利,就会有微喘。发热,恶寒,代表有表证,脉浮而紧,代表有表实证,病人是有表寒里实的症状。如果这病人有少阳证,有太阴证,又有伤寒表证,兼有阳明证,不管是太阳兼有阳明或少阳兼有阳明,只要是阳明证兼有太阳少阳证,绝对不可以用攻下的方式治疗。
有太阳证或少阳证,一定要先解太阳或先解少阳,这是伤寒的治证原则:有太阳或少阳证,不可以攻下。人的免疫系统抵抗力都来源于肠胃,如果攻下,免疫系统的来源就没了,会导致免疫功能会降低,表邪会入里,进入到三焦(胸膈的部位)。攻下之后胃中空虚就会有客气动膈的现象,此时绝对不可以直接攻下(解除阳明的症状),如果要表里一起解的话,太阳证兼有阳明证可以用桂枝汤加大黄;少阳证兼有阳明证可以用大柴胡汤。这条辨的意思是说,要确定阳明证全部是实证,而且没有表证的情况下才可以攻下。
二〇六、阳明病,若能食,名中风;不能食,名中寒。
阳明证如果能吃东西代表中热,胃的蠕动很快;如果不能食,就代表寒。攻下的时候要区分寒实和热实,寒实是有东西堵到,原因是肠胃没有蠕动,舌苔色白的,用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;热实也是东西堵在胃肠里面,原因是津液大量耗失,舌苔色黄,用承气汤治疗。
缅怀倪海厦老师中药篇——四逆汤和麻黄汤回阳救逆之差异
本文为原创,经作者本人授权发表,如需转载,请注明出处。